今天上午,富阳区富春街道拔山村又迎来高光时刻——“卢正浩杯”杭州市第四届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暨拔山开茶节在这里举行。
拔山是浙江省著名茶村,有着大杭州面积最大的万亩连片山地茶园(一直绵延到春建),有“拔山超海”之美誉。
拔山茶以龙井茶系为主,这里出产的拔山高峰,茶叶光滑绿润,香气清高,味甘醇厚,品质可与西湖龙井媲美,而平均开摘期要比西湖龙井早3到5天,也被誉为“大杭州第一锅春茶”。
今年第十三届拔山开茶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春天,富春街道正“拼经济拼发展拼治理”争先领先,开茶节更是聚焦茶产业发展,以茶兴产,以茶促旅,以茶富民,富春街道和拔山村与杭州的一批茶企、高校、科技公司合作签约。
开幕式上,杭州农业龙头企业正浩茶叶为富阳区拔山高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和杭州富阳龙皇塘茶叶合作社授牌“茶鲜叶定点采购基地”。
2016年,正浩茶叶筹备以富阳为中心点位的大龙井生产基地开辟计划,去年,富阳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在富阳签约茶叶基地,以“企业+基地”模式带动富阳茶产业发展,我们的数智化加工车间拥有十几项技术专利,日加工鲜叶一万五千斤,换算成干茶是四千斤,可以有力推动拔山优质茶叶资源的高效生产。”负责人卢江梅说。
杭科院管理学院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随后揭牌,富春街道、拔山村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将依托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这个载体,整合乡村资源、规划开发研学线路、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教学服务乡村、人才助力振兴。
现场,富阳区政协团妇组委员、杭州召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哲将茶鲜叶智能称重仪捐赠给了富阳5家茶叶单位。利用称重、扫码、记录一体化设备,称重仪通过扫描茶农码进行青叶称重,不同品质、品种、重量的采摘费用一目了然,保障茶农产量和采茶工薪资可查溯源。茶园拥抱数字化,变得更智慧。
一大批富阳区“美丽经济”项目签约:富春街道的富阳西站高铁小镇蓝郡·未来农业公园项目,银湖街道的富沈农业产业园(城市厨房)项目,鹿山街道的国兰文创博览园项目,环山乡的富阳环山农业生态科技园项目,渌渚镇的富阳区昆虫农业科创园项目等。
与开茶节同步进行的,是“卢正浩杯”杭州市第四届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来自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名胜区等32名炒茶能手比拼手工炒茶技艺,评出“杭州市手工炒制十大能手”。同时,共青团杭州市委还在这些炒茶能手中,评选出6位“青年龙井茶优秀炒制能手”,并从中择优1位申报杭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我们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与兄弟区县市相互切磋学习,提高茶叶炒制水平,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扩大杭州市龙井茶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富阳龙井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富阳区茶产业健康发展。”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天气对春茶很友好,这段时间,白天20℃左右,晚上又没有冻害,芽头慢慢地长,品质更好。”拔山村党委委员高良说。
最让拔山人欣喜的,越来越多的茶客都想尝拔山这一口鲜,今年的茶叶鲜叶价格创历史新高。“最早开摘的那批鲜叶,280元的价格‘坚挺’了5天,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最高价还不止280元。”高良说。
得益于彩虹快速路和绕城西复线的建设,这两年,从杭州往来拔山越来越方便。开幕式上,拔山首发“拔山清悠茶游”,整合全村业态,通过“好看、好游、好研、好宿、好品”,带着大家走进拔山,享清悠慢生活。
打卡游从村委大楼出发,在茶行喝一杯春茶,在云蔚茶业看看炒茶全过程,在茶野民宿感受拔山第一家精品民宿,再驻足于山腰的观茶亭眺望万亩茶园,最后拾阶而上,等一等爬盘旋而上的茶步道,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村集体+’等发展模式,带动村里人参与茶产业多样化的联合和合作。现在茶叶种好了好卖了,生活富裕的同时,也要开始追求生命阳光。”拔山村党委书记张培仁说。
拔山村好看,这里拥有浙江省一级保护树木的古道迎宾;有自然生长着上千只蝴蝶,小桥流水、景色怡人的桃花湾蝴蝶谷;春暖花开时,栗茶坞网红打卡点也别有一番风味。
万亩茶园更不用说了,山色优美、全长约6.5公里的拔山登山道,沿途处处是茶园盛景。驻足于山腰的观茶亭,颇有一览众山小的独到体验。
依托“茶文化”,拔山村的研学和新劳动教育也独具特色。走进拔山面积最大的茶企云蔚茶业,可以跟着老师傅一起参观茶园、采摘制作茶叶,近距离了解拔山高峰的种植、采摘、加工全过程,深入了解拔山茶文化。
品茶更是到拔山村必不可少的。“拔山高峰溢富春,一锅春茶香杭城”,村委大楼附近沿街都是本地人开设的茶行,一年四季皆可品茶,还能与这些种茶炒茶二三十年的茶叶大户们探讨茶道。
今年的拔山还有了第一家精品民宿——茶野民宿。通体白色的建筑在碧绿的茶园中,特别亮眼。工业风外观,三层楼像集装箱堆叠而成,创意十足。民宿内5个房间面积都很大,样式简约、空间通透。
茶野民宿主人曾兴风希望成为拔山民宿产业的带头人,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光靠采茶炒茶卖茶,还能开民宿、农家乐。
今年的开茶节上,有一项议程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富阳区副区长俞小康授予了拔山村“2022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2年,拔山村以“一村一品”拔山高峰特色茶荣获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这是富阳首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拔山村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不过要说这400多年来最关键一件事,当数改良种植龙井43。
改革开放前,拔山村种植着400多亩最原始的群体种,产量低,而且要到谷雨前后才能采,价格也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拔山人开始一边铲掉平地上老茶种,一边大量开垦荒地,全部种上龙井43。到2000年前后,龙井43已经发展成几千亩。
如今,拔山这一片区有茶园12000余亩,东面与杨青庙相连,南面与春建交界,放眼望去,连绵数里,一派万亩山地茶园的壮观景象。
“龙井43的栽培推广对拔山村意义太重大。”拔山村党委书记张培仁说,乌牛早、白茶、龙井117等品种都尝试过,最后才敲定更适合拔山小气候的龙井43,有政策鼓励,有党员带头,又早又好的龙井43让拔山村的茶叶产值从刚开始时不到一万块,到现在突破亿元产值。
茶叶种起来了,接下来要解决的是销路问题。1999年,拔山村开建茶叶交易市场,生意一天天红火。
2006年,号称华东地区最大的拔山茶叶炒制加工中心成立,100多间房子拔地而起,村里一家一间,统一炒茶,提升品质,聚集人气。这一年,拔山的茶叶注册了“拔山高峰”茶商标,并被评为富阳名牌产品。
现在,不仅茶叶交易市场,正对市场的马路两边已经茶行林立——品轩、郭碗茶、天茗茶叶、雅怡茶业、陶宇军大师工作室、阿东茶行、大桥茶叶、一平茶行、杭兴茶业、雪东茶行……俨然茶叶一条街。
“不仅全国茶商、周边的新登、淳安千岛湖、丽水遂昌等地的茶农也纷纷把茶叶送锅来,成为大杭州一个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市场交易额更是突破3亿多元。”张培仁说。
茶好还须勤吆喝。2007年,拔山成立拔山高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并开办首届拔山高峰茶文化节,一直延续至今。
不止于办节,当时的拔山已有茶旅融合的设想,建起茶庄、停车场,提升市场,还特意从日本引进了2000株樱花种在茶山上。直到现在,每年4月,拔山上还呈现“间株樱花间株茶”的网红美景。
一年年的开茶节,“拔山高峰”甚至吸引来全世界的目光。“拔山村又有了新计划,对现有市场扩建提升,打造成具备年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的大容量交易功能区。接下来,村里将着手茶叶季后的发展,打造一个集体验观光、休闲养生、品质品茗、科普教育的茶文化主题慢生活风情村落,通过茶旅融合,研学旅行,为茶叶种植、采摘、炒制、销售等全产业链赋能。”